星期四 , 4月 25 2024
首页 / 新知快讯 / 24H看点 / 前员工揭秘柔宇折叠

前员工揭秘柔宇折叠

前员工揭秘柔宇折叠

一场关于“谁是折叠屏手机第一生产商”的口水仗,将柔宇科技推到台前。

在锌财经此前发布的《狂咬小米的柔宇背后:量产、技术与上市危机》一文中,详细介绍了柔宇和小米这场纷争以及柔宇的公司产品,并分析了它的潜在危机。

在此之前,柔宇是深圳市科技圈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明星企业,短短几年时间,完成9轮融资,估值超过50亿美元。

柔宇科技融资历程,图片来源于天眼查

2018年10月31日,柔宇推出全球首款可折叠手机柔派,于11月限量发售。这个时间点被外界认为做过巧妙的计算:抢在三星之前,不想失去先发优势。

“大家都说柔宇太急了,明确地说,短时间内柔派手机无法量产发货。”柔宇前员工李凌告诉锌财经,柔宇在产品尚未成熟之时争着发布“折叠屏手机”,是怕被人“抢了饭碗”。

到目前为止,柔宇官网上,FlexPai柔派手机无法直接选购,而是采取定金+尾款支付的方式进行,付过定金1000元后不能退款,尾款支付的时间需要客服人员另行通知。

柔派手机购买页面,图片来源于柔宇科技官网

1月29日,柔宇发布一份长达五千字的长文,回应外界对于技术、订单等方面的质疑,提到柔宇的技术路线与三星的不同,这一技术路线让柔宇能够大幅度降低整体工艺和设备投资。同时提到,目前已经签约的客户订单额,已经超过40亿元。

但文中没有回应关键的几个问题:

1. 柔宇的技术路线如何降低整体的工艺和设备投资?工艺和设备和主流设备有何不同?

2. 声明中提到,按照柔宇早期投资人咨询业内专家的意见,柔性屏技术要达到可以工业化量产的地步,可能需要30年以上的时间,那么已经开过发布会,准备卖手机的柔宇,目前量产情况如何?良品率多少?交了定金的消费者什么时候能够拿到手机?

3. 40亿元的订单,主要的采购客户是哪些?是否包含国内主流的手机厂商?

已下订单的消费者催柔宇科技发货,图由该消费者提供

关于这些柔宇未回应的问题,锌财经近期通过采访柔宇前员工、业内人士,上下游供应链相关人士,还原柔宇这六年来,究竟都在做什么?

一、无法逾越的量产鸿沟

李凌告诉锌财经,柔宇的这份声明是柔宇创始人刘自鸿亲自写的,并因此在柔宇的内部年会上迟到了两个小时。

“这件事情让Bill(刘自鸿)非常生气。”李凌说。

声明中提到:柔宇的柔性显示产线已经进入规模量产阶段,柔派手机已按照订单顺序陆续发出产品。那柔宇从0到1,从1到N,从N到N+的过程中,目前处在哪个阶段?

AMOLED柔性技术非常困难,这是行业事实,也是柔宇一直的宣传点。据锌财经了解,三星自研的 Infinity Flex Display以及华为采取第三方供应商京东方所提供的柔性屏,都是基于LTPS 方案的柔性 AMOLED。而柔宇自主研发的蝉翼柔性屏采用了基于氧化物 TFT 的技术路线。

一位柔性屏行业从业者在接受极客公园采访时分析,TFT 器件中的硅材料以及透明导电材料 ITO 等在反复折叠过程中有脆裂的风险,一旦脆裂就会出现坏点或断线等不可修复的缺陷,其次,折叠屏对于偏光片和保护盖板的要求都比曲面屏要高,保护盖板与折叠屏贴合后在折叠过程中的应力也会产生影响。

平板显示专家张原峰告诉锌财经:“并不能否定基于氧化物 TFT 的技术路线,不能判断哪种技术路线更好,只能说柔宇选择了完全不同的路线,而这种路线行业内目前没人试过。

不论哪种技术路线,良品率和屏幕量产都是关键的因素。

“柔宇最大的问题是,选择了非主流的技术路线,设备和配置没法与其他主流产线兼容,目前只能一条道走到底,从现状看,大规模量产的难度很大。”张原峰告诉锌财经。

李凌也证实了这种说法:“我们要承认,柔宇完成了从0到1的技术研发,仅仅是点亮的程度,但无法量产,从1到N,基本没可能。”

屏幕点亮是什么概念?就是在试产数万张屏幕后,有一片可以亮,离量产还有很远。

柔宇曾经官方宣布,2018年下半年开始,全球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类六代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已经投产。锌财经曾亲自前往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高桥社区环坪路6号的柔宇国际柔性显示基地,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这条产线确实已经投产。但柔性屏还没能量产,难以突破的关键就是良率。

锌财经从当时正在工作的员工口中得知,良率远低于能够量产的阶段。这个信息如今得到了李凌的再次验证,他告诉锌财经,柔宇的柔性屏生产线,良率处于非常低的阶段,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屏幕无法量产的情况下,2018年10月31日,柔宇就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发售手机FlexPai。

柔宇发布手机FlexPai,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自鸿在发布会上强调,这款手机的屏幕经历过超20万+次的弯折测试以及扭曲测试和张力测试、跌落测试等测试检验,柔性屏可以在0度至180度的区间内任意角度弯折。同时,为了适应折叠手机的交互,柔宇还为它设计了专属的操作系统Water OS。

从这个发布会的内容可以看到,柔宇试图在折叠屏手机领域构筑自己的游戏规则。第一手机网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告诉锌财经,终端厂家无法完成那么多创新应用,往往由互联网公司根据新的系统开发应用,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几个手机品牌抢时间推出折叠手机的原因。

但在这里要打一个问号,柔宇这款还未普及的手机,是否能够吸引应用开发公司根据专属系统开发应用,如果没有,那么缺少丰富应用的柔派手机,除了折叠,对于消费者还有什么吸引力?

柔派手机,图片来源于柔宇科技官网

柔宇手机的发售,可能比想象中的更不乐观。

在发布会上,柔宇打出的是采用高通骁龙基于台积电7nm工艺的骁龙8系SoC,且经过扩展之后可支持5G网络,当时很多人猜想它应该是首家发布骁龙855芯片的,但当时官方没有把“骁龙855”几个字打出来。

李凌向锌财经证实了这个信息。

现在从柔宇的官网介绍看,这款手机确实搭载了高通最新旗舰芯片骁龙855。

柔派手机搭载了高通骁龙855芯片

而高通正式对外发布这款芯片的时间是在2018年12月6日,在高通还没正式发布骁龙855的时候,柔宇提前一个多月发布了搭载骁龙855芯片的柔派折叠屏手机。

李凌告诉锌财经,像高通骁龙855这种划时代的芯片,一般会由高通自己发布后,再由顶级的手机厂商发布,不太可能把首发交给柔宇。

之后的事情也证明了李凌的猜想,柔宇的提前发布、造势,直接导致的结果是高通不再向柔宇提供此芯片。

“高通没有经过谈判,直接宣布,第一,不再向柔宇提供855芯片,第二,工程片组装的机器也不可以出去卖。”李凌告诉锌财经,但他也提到,等到国内手机厂商发布后,这款芯片在市场上普遍了,柔宇应该还能拿到这个芯片。

锌财经就此事件向高通方面求证,其回复称:不回应市场传闻。

柔宇目前面临不仅是自己的问题,还有外界的竞争。在2019年度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各家发布了折叠屏幕手机,折叠手机市场已经变成巨头之间刀刀见血的厮杀。

宣布自己拿到40亿元订单的柔宇,能在这个江湖中拼出血路吗?

二、“幽灵客户”

根据官网显示,目前,柔宇的产品大致可分为两个板块:

一是”柔性+” 商用解决方案,围绕柔性技术的业务板块,含消费电子,运动时尚,教育办公等终端产品;二是“柔性+” 技术,包括柔性显示屏和柔性传感器。

在过去的六年中,核心的“柔性+” 技术并没有得到快速发展,柔宇反而涉足其他各个领域。从柔记智能手写本到VR产品,再到折叠屏手机,柔宇不止提供柔性屏相关解决方案,而是做了多款产品。

据李凌介绍,柔宇科技内部的一个相关部门——SAP,负责把技术变成面向C端的产品,包括现有的VR眼镜,手写板,火炬等。

但据锌财经了解,目前卖得最好的柔记智能手写本、VR眼镜等,屏幕并没有使用柔性屏技术。

春节期间,柔宇科技在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亮相的“柔衣”,据媒体报道每套由32块大小约8英寸的柔性屏组成,可实现0-180度的自由弯折,并支持超过20万次的折叠弯曲。官网称类似本次央视春晚“柔衣”效果的柔性屏时尚套装已于2018年中开始在柔宇官网销售,目前已发货至多个国家。

一位接近柔宇的人士告诉锌财经:“实际并不可能有大笔订单产生,价格太贵,而且现实情况下无法穿着。”

柔宇柔衣RoSuit,图片来源于柔宇科技官网

“给投资人交代,因为融了太多钱了。”李凌这样告诉锌财经。“柔宇不是什么火做什么,而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他提到,柔宇科技点亮屏幕生产线大概用了六年时间,在中国的创投环境中,6年没有成果,是没办法向投资方交代的,因此柔宇不得不作出各种可以推向市场的产品。

但效果却不那么令人满意。柔宇的声明中,在市场上已经服务的客户包括B2B的企业客户,以及B2C的企业级客户。

李凌向锌财经回忆,在柔宇工作的一年多的时间内,领导更在乎的是BD们签了多少合同,而这种合同不是订单,只是框架合同。

柔宇的产品究竟卖得怎么样?

在2017年,市场端主推的产品叫Moon智能VR眼镜,价格为4999元,“订单的数量少之又少,最大的一笔订单是三位数,有时,成本价随便都能出。”李凌告诉锌财经,在这之后,市场端又不知道要卖什么了。

柔宇消费者产品,图片来源于柔宇科技官网

李凌告诉锌财经,柔宇内部有一句话:一切为了品牌。柔宇的商业模式究竟是怎样的?收入到底是多少?这还是一个谜团。

柔宇的相关稿件中,显示出它频繁地与其他公司合作,例如,2017年5月23日,柔宇科技和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12月10号,柔宇科技与空中客车中国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我们内部都清楚,柔宇跟这些合作方,没有一分钱的交易。”李凌说。2017年,柔宇曾和广东移动也签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的形式是拿20台Moon智能VR眼镜去卖,最后基本无销量。”

接近柔宇的人士张田告诉锌财经:“确实只是战略合作,没有产生实际交易。”

2018年6月,柔宇点亮了柔性屏生产线后,尽管无法保证量产和良率,但柔宇的BD们已经开始去各大厂商售卖屏幕。

关于外界最关心的柔性屏销售情况,李凌告诉锌财经,市场端确实有订单。

但是真如柔宇方所说:三个月猛增40亿订单吗?他告诉锌财经,这个数字存在夸大的成分,但柔宇确实有亿级的订单,其中有一个5亿的订单来自海南某公司,但是这个公司在网上搜不到任何信息。锌财经对该公司名称进行追问,李凌并未告知。

平板显示专家张原峰告诉锌财经,普通柔性屏和折叠屏的概念不一样,对于普通柔性屏,5亿是个中等级的订单,如果是折叠屏,5亿是个大订单,得有规模比较大的客户才能消化。

在柔宇的声明中提到,柔宇为广告行业、消费电子行业、智能家居、办公教育、智能交通、时尚演艺等行业提供柔性显示和柔性传感技术。针对这点,锌财经向李凌求证,他告诉锌财经,目前柔宇的C端产品报价很高,有些行业确实需要这样高科技的东西,会针对性的采购,但大额订单,最终还是要来自手机厂商,主流手机厂商的采购数量会远高于其它行业。

但尴尬的是,即使有来自手机厂商的订单,BD也不敢接,“公司内部很清楚自己的产能和可生产的量级,100多个亿的生产线,就算拿到手机厂商的订单,质量、良率、供货周期都吃不消。”李凌说。

三、不断融资,不断烧钱

柔宇科技的融资历程如今已经到了E+轮,其中包括VC、银行等,但没吸引到国内知名手机企业的投资。

李凌告诉锌财经,柔宇的资方里,没有从头跟到尾的投资机构,无法持续获得跟投的柔宇,只能一直讲故事以获得新的投资。

柔宇A轮投资机构——松禾资本一位已离职的投资人告诉锌财经,松禾资本最早请了一个专家团队对柔宇进行评估,得出的结论是这件事可能做得成,做成了将颠覆行业。但在这个过程中,将不断烧钱,很长一段时间看不到东西,“这件事是to win or to die,柔宇走的是VC模式,逼着它为了获取更多的钱,必须走高调宣传的路线。”

这也能理解,为什么一个研发制造柔性显示屏与柔性传感器的公司,定位应该是TO B,竞争对手应该是京东方、三星、LG、天马等厂商,要自己做手机,将原本应该是自己客户的手机厂商们,变成自己的竞争对手。

事实上,柔宇也曾经寻求过手机厂商的投资,锌财经拿到的2015年4月份写就的一份融资材料里写道:公司将引进两家战略投资者,目前接洽的包括华为、三星、苹果、富士康、京东方、小米等大型科技企业。

锌财经拿到的融资材料中的内容

最终的结果从融资史就能看到,这些企业没有一个是柔宇的投资方。它不得不向其他基金寻求融资,后期的资方中,包括了来自银行、地产的基金。

做一个终端产品,或许能帮它说一个更好听的故事,同时C端产品如果卖得好,也能帮助它向手机厂商们推销自己的屏幕。

但目前的情况很尴尬,柔派无法量产,体验也称不上很好,在今年MWC上,从现场图来看,因为采用了较软的材料做外面,柔派反光不均匀,虽然能折叠,但尺寸依然过大。

此外,手机无法量产的话,二级市场投资者不会买单。

锌财经拿到融资材料里写道,公司预计在2017年到2019年间上市,上市地点可能是国内A股市场,也可能是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其中写道:假设各条产品线能够实现量产,2017年全年实现1.3亿美元的利润,按照20倍市盈率计算,2017年底将实现26亿美元市值。

柔宇融资材料的内容

但柔宇目前的盈利状况决定了无法在A股现有板块上市,选择在美股和港股上市的话,主营业务营收很少,处境很尴尬。

李凌告诉锌财经,柔宇最可能上市的地点是香港,如果顺利上市将短期化解柔宇目前的困境,如果无法上市,那只能等钱花光,等着别人接盘。

在MWC上,华为5G折叠屏手机Mate X发布,在此之前,三星也发布了Galaxy Fold,小米也展示了正在研发的双折叠屏手机。在这样的竞争下,柔派全球首发的优势还剩多少,我们不得而知。

在网络上,关于这几款产品孰强孰弱的争执已经展开,2月25日,刘自鸿在微博发布了一张参数对比图,对此了华为Mate X、三星Galaxy Fold与自家的柔派FlexPai。

各家折叠屏手机对比图,图片来源于刘自鸿微博

在对比图中着重突出了自家产品的优势,包括全球首发、售价、双卡双待与可弯折次数,不过柔宇并未对比屏幕分辨率、电池容量,机身设计、摄像头等参数。

最后刘自鸿强调了下产品价格,三星华为售价超过1万5千元,而柔宇只有8999元,“作为好产品,当然最终都要回归一点,就是让用户买得到,买得起,用得好。”

对于这款产品最终的市场反响,李凌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柔宇多半也没指望着能卖出去几台。这款手机的发布不是代表着要开拓多少市场,而是单纯地展示其科研成果,不仅是对消费者,还有投资人。”

李凌的这个评价源于对柔宇发布会的观察,“除了苹果之外,通常手机厂商发布新品,下面坐着基本上几类人:代理商,渠道商,媒体等,而且顺序也是很明确的,而柔宇发布会下面就只有两类人:媒体和投资人。”李凌说。

柔宇面临的最严峻问题还是出货,除了高通不愿意提供芯片外,深圳面板显示行业从业者何文向锌财经爆料:他们原本是柔宇的一个供应商,后来因柔宇的出货丑闻,终止了合作。

李凌也提到,上游供应商的发布会,很少请柔宇出席。

在柔宇6周年的庆典上,柔宇科技CEO刘自鸿说了这么一句话:“去tmd不可能”,并且打在了PPT上面。

但现实可能比他想象的还要残酷。

四、失控的内部管理

刘自鸿还很年轻。

他的履历很光鲜,在融资材料里,柔宇如此介绍刘自鸿:

在采访中,李凌提到,“Bill绝对是个天才,是一个技术型人才。”

当初李凌也是因为对刘自鸿的技术崇拜选择了柔宇,他提到,他能感受到刘自鸿改变世界的想法。但进入公司后,他发现,在公司管理上,刘自鸿并不成熟,而柔宇目前已经走向了失控的局面。

据李凌介绍,在柔宇发布会之前,明知道发布后手机做不出来,但还是有人答应了刘自鸿,可以正常发布。发布会后,手机的进展不顺利,刘自鸿定了去年12月31日的最后期限,也有人答应他,但最后的结果还是发不了货。

“Bill指着一个高管说你把这件事搞定,高管当面答应,但是转头就和团队说,先不要动这个项目,内部就是这样,出问题就互相推脱,最后这次柔派手机发不出,推脱给了高通不给芯片上。”李凌自己亲身经历的一幕令他印象深刻。

他告诉锌财经,柔宇的内部管理,一些问题显而易见,但是却被选择性忽略,或者说被选择性隐瞒。

李凌记得,刘自鸿在内部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努力干,就一定会成功。但愿意相信这句话的员工们可能已经不多了。

“可以这样说,真正留下来的员工,现在都是进退维谷的局面,手里有期权,等上市。”李凌说。

入职柔宇后,李凌发现,柔宇内部公关的人数和经费都很充足,网上充斥的都是柔宇的新闻通稿,少见柔宇的负面报道。

张田证实了这一说法:“柔宇品牌部门人数众多,最大的问题在于过度营销 ,树大招风,如果低头做事,可能会做出一点成绩,但目前的问题是营销太过了。”

据李凌介绍,迄今为止,这家估值50亿美金的独角兽公司,融资过数轮,却没有资方的财务总监进驻,柔宇的核心高管团队几乎没有换过。

对于柔宇,接下来如果无法上市,就需要继续寻求融资。李凌眼中的这位沟通能力和演讲能力都很强的创业者,还有可能拿到钱吗?

深圳科技创投圈的投资人冯莹含蓄地向锌财经表示:“在我们这个圈子,大家都心知肚明,九轮下来,有人跟投吗?”

李凌认为,不到最后一刻,刘自鸿不会离开柔宇,除非最终接盘者请他“出局”,“尽管压力很大, 刘自鸿现在应该还相信自己能做成。”

关于 吉运好熊

吉运好熊
清华计算机系

检查

万达变天,王健林彻底退出,腾讯拿下全部股权!

2013年,王健林凭借着260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